第73条
伤寒,汗出⽽渴者,五苓散主之;不渴者,茯苓⽢草汤主之。上四味,以⽔四升,煮取⼆升,去滓,分温三服。
导读:历代伤寒学者对《伤寒论》多有注释,受个⼈认知所限,不免有所偏颇,读者需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结合临床,注重⾃我理解。毕竟,尽信书则不如⽆书!⽂末有留⾔,⼤家可以发表⾃⼰的注解,⼀起提⾼!
⾦·成⽆⼰《注解伤寒论》
伤寒汗出⽽渴者,亡津液胃燥,邪⽓渐传⾥也,五苓散以和表⾥。若汗出不渴者,邪⽓不传⾥,但在表⽽表虚也,与茯苓⽢草汤和表合卫。
茯苓、⽢草之⽢,益津液⽽和卫;桂枝、⽣姜之⾟,助阳⽓⽽解表。
清·吴谦《医宗⾦鉴》
此申上条或渴⽽不烦,或烦⽽不渴者,以别其治也。伤寒发汗后,脉浮数,汗出烦渴,⼩便不利者,五苓散主之(今惟⽈汗出者,省⽂也)。渴⽽不烦,是饮盛于热,故亦以五苓散主之,利⽔以化津也。若不烦且不渴者,是⾥⽆热也。惟脉浮数汗出,⼩便不利,是荣卫不和也,故主以茯苓⽢草汤和表以利⽔也。
郑重光⽈:伤寒本⽆汗,汗因发⽽出也。上条烦⽽渴,此条但渴不烦,⾥证较轻,治亦不殊;若更不渴,则内⽆燥,⾥病少⽽表证犹多也。故⽤桂枝汤之三,五苓散之⼀,⽰三表⼀⾥之意,易名⽈茯苓⽢草汤者,乃桂枝五苓之变制也。
清·柯琴《伤寒来苏集》
汗出下当有“⼼下悸”三字,看后条可知。不然汗出⽽渴,是⽩虎汤症;汗后不渴⽽⽆他症,是病已瘥,可勿药矣。⼆⽅皆因⼼下有⽔⽓⽽设。渴者是津液已亡,故少⽤桂枝,多服暖⽔,微发其汗;不渴者津液未亡,故仍⽤桂加减,更发其汗。上条⾔症⽽不及治。此条⾔⽅⽽症不详,当互⽂以会意也。
清·黄元御《伤寒悬解》
伤寒汗后,阳虚湿动,君相⼆⽕浮升,故作燥渴。其渴者,湿邪较甚,故⽤五苓。不渴者,湿邪较轻,茯苓⽢草汤,苓、桂、姜、⽢,泻⽔⽽疏⽊,和中⽽培⼟,防其湿动⽽⽣⽔瘀也。清·曹颖甫《伤寒发微》
发汗,汗出,淋巴管中⽔液。随阳⽓尽发于外,故有脉浮数⽽烦渴者,亦有不待发汗,汗出⽽渴者。⾃⾮引⽔下⾏,则在表之⽔液,必不能还⼊胃中,故皆宜五苓散。若汗出⽽不渴,则胸中阳⽓,尚不为⽔邪所遏,⽽津液尤能还⼊胃中,故但⽤茯苓⽢草汤,使肌理中营⽓与⽪⽑之卫⽓相接,⽽其汗⾃⽌。盖此证汗出,亦由营弱卫强。与病常⾃汗出⽤桂枝汤略同。故处⽅亦略同桂枝汤也。(同72条同讲)
刘渡⾈《刘渡⾈伤寒论讲稿》
这⼀条以对⽐鉴别的⽅法,论述膀胱蓄⽔与胃脘停⽔证治之不同。
汗出⽽渴者,五苓散主之,汗后太阳之⽓被伤,膀胱⽓化不利,⽔蓄下焦,津液不能输布上承,故必见⼝渴、⼩便不利之证,治应以五苓散。若汗后胃阳被伤,胃失腐熟之权,以致⽔停中焦,因其⽆关下焦⽓化,故⼝不渴⽽⼩便⾃利,治应以茯苓⽢草汤温胃化饮,以安⼼下之悸。与第356条所载的茯苓⽢草汤证合参,可知有⼼下悸。临床推按此类病⼈的上腹部,可听到振⽔⾳。
茯苓⽢草汤由茯苓、桂枝、⽣姜、⽢草组成,与前述苓桂术⽢汤仅⽩术⼀药之差,但其主治却有所不同。茯苓⽢草汤证为⽔渍⼊胃,阻遏清阳不伸,故以脘痞,厥⽽⼼下悸为主证;苓桂术⽢汤证为⼼脾两虚,不能镇⽔于下,⽔⽓上冲,故以⼼下逆满、⽓上冲胸、头眩、⼼悸为主证。本⽅⽤⽣姜意在温胃通阳以散⽔邪,⽤时应注意⽣姜剂量,⼀般以12g⾄15g为宜。由于胃脘停⽔不易速消,故可连续多服⼏剂,或与健脾⽅药交替服⽤,才可使疗效提⾼并得以巩固。胡希恕《胡希恕讲伤寒论》
这⼀段更简了,也是根据前⼀条说的,本来就是伤寒,⽆汗的伤寒证,那么经过发汗汗出,⽽渴者,也就是表不解⽽烦渴的,还是有⼩便不利,还得⽤这个,他这个五苓散主之呀,他就让你看头前,他这个书啊就是这样。假设要没有这些话,那么就是伤寒,汗出⽽渴,就⽤五苓
散,那是错的,尤其底下这句话,不渴了,那么就喝茯苓⽢草汤了,就更错了,就不可理解了。主要这⼀段给五苓散与茯苓⽢草汤并提出来,让你鉴别,鉴别的⽅法就这两个⽅剂是渴、不渴的关系。
那么这个五苓散证呢,你得根据头前这个说法,仍然有脉浮、⼩便不利⽽渴者,⽤五苓散。那么上证不渴的话,可以给茯苓⽢草汤,是这么个意思。这个茯苓⽢草汤啊也是桂枝⽢草汤的加减⽅,加茯苓,加⽣姜。这个茯苓量⽤得⾮常重了,这个⼆两是错的,在《⽟函经》就是三两,顶少得搁三两,因为这个⽅剂在厥阴篇⾥头还有这么⼀段,他说的伤寒,厥⽽⼼下悸,应该给这个茯苓⽢草汤,他说不然的话,⽔⽓⼊胃,必做利也,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呢?你看这个药物组织就看出来了,既有桂枝,⼜有⽣姜,这个⽔⽓冲逆,⽔往上合⽓冲的⽓,逆满⼼下⽽⼼下悸,⼼下就是胃⼝这块呀,这个⽔和⽓都往上来,甚⾄于⼈就要呕的,所以他⼼下悸,那么这个在这段都没明说,这个在这段的主要意思,就是五苓散与茯苓⽢草汤的鉴别点就是渴与不渴的问题。我们⽤这个⽅剂,只是不渴就⽤它,是错的,主要得⼼下悸,⽓冲、⼼下悸,或者有呕逆,这个⽣姜嘛,⽽⼩便不利,也得有⼩便不利,我们才能⽤茯苓⽢草汤。他不渴,不但没有猪苓,同时呢利尿的作⽤照五苓散差多了,他影响不到消渴的程度上。那么这个⽅剂呀也很常⽤,茯苓⽢草汤,⼀般由于⾥有停⽔失眠啊,这个⽅剂也挺好使,这个⽅剂加上这个龙⾻、牡蛎,治⼼悸、失眠,我常⽤这个⽅⼦,挺好使挺好使。假设遇到顽固的失眠证,那么他有这个⼼下悸得厉害,⽤其他的药不⾏,你⽤这个药,每每见效。龙⾻、牡蛎都可以搁 12克,⼀样搁 12 克,很好使。这个茯苓可以加重,要是治失眠的话,茯苓起码要搁 4 两,4 两就多了,4 两就是 12 克,还可以加,茯苓关于神经⽅⾯的证候⽤得相当多。这两个⽅剂的⽐较啊,其他都类似五苓散证,五苓散也有⼼下悸呀,也有茯苓嘛。那么同时五苓散治消渴,这个不渴。
⼦恒试注
此条主要⽤于鉴别五苓散证和茯苓⽢草汤证,条⽂过于简单,需要前后互参。五苓散证可互参71条,伤寒,发汗后,汗出⽽⼝渴,还当有⼩便不利的症状,是⽔蓄膀胱,膀胱⽓化失常,津液难以上承⽽致⼝渴,五苓散温阳化⽓利⽔。茯苓⽢草汤证应互参第356条,356条的⼤致⽂意是“伤寒,四肢厥冷,⼼下悸动不安,是⼼下有⽔饮,阳⽓受阻,难以传达四肢⽽见厥,⽔饮凌⼼⽽见⼼下悸,应当服⽤茯苓⽢草汤,⽔得利,厥则治”。从条⽂分析,五苓散为⽔蓄膀胱,茯苓⽢草汤为⽔停于胃,⼝渴与否是⼆者的主要鉴别点。
柯琴等医家认为⽂中应有“⼼下悸”的表述,⼆⽅均可治疗⼼下悸动,实则《伤寒论》中并⽆五苓散治疗⼼下悸的条⽂,治疗⼼下悸更多的还是苓桂剂。从茯苓⽢草汤的组成来看,与苓桂术⽢汤、苓桂枣⽢汤更为类似,仅有⼀味药物的差别。这⼀味药物的差别也主要体现在条⽂中所述的不同症状,茯苓⽢草汤⽤“⽣姜”的作⽤除了利⽔之外,还因⽣姜有温散的作⽤,能通达阳⽓于四肢,针对“厥”的症状;苓桂术⽢汤中的“术”的作⽤,除了利⽔还有健脾之功;苓桂枣⽢汤中的“⼤枣”除了补脾胃之虚,更是定悸的良药。
你知道茯苓⽢草汤为什么不叫茯苓桂枝⽣姜⽢草汤吗?
【互参条⽂】第71条:太阳病,发汗后,⼤汗出……若脉浮,⼩便不利,微热,消渴者,五苓散主之。
第356条:伤寒厥⽽⼼下悸者,宜先治⽔,当服茯苓⽢草汤,却治其厥;不尔,⽔渍⼊胃,必作利也。
继承和发扬中医,是我们的责任!版权说明
版权说明:本⽂部分内容摘⾃《刘渡⾈伤寒论讲稿》,作者/刘渡⾈;《胡希恕讲伤寒论》,讲述/胡希恕。转载旨在传播中医⽂化知识,版权归相关权利⼈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⽤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。⽂中《⼦恒试注》部分为原创内容,转载请说明出处。
前⽂提要
第52条:脉浮⽽数者,可发汗,宜⿇黄汤。
第53条:病常⾃汗出者,此为荣⽓和,荣⽓和者,外不谐,以卫⽓不共荣⽓谐和故尔。以荣⾏脉中,卫⾏脉外,复发其汗,荣卫和则愈。宜桂枝汤。
第54条:病⼈脏⽆他病,时发热⾃汗出⽽不愈者,此卫⽓不和也。先其时发汗则愈,宜桂枝汤。
第55条:伤寒,脉浮紧,不发汗,因致衄者,⿇黄汤主之。
第56条:伤寒,不⼤便六七⽇,头痛有热者,与承⽓汤。其⼩便清者,知不在⾥,仍在表也,当须发汗。若头痛者,必衄。宜桂枝汤。
第57条:伤寒,发汗⼰解,半⽇许复烦,脉浮数者,可更发汗,宜桂枝汤。
第58条:凡病,若发汗、若吐、若下,若亡⾎、亡津液,阴阳⾃和者,必⾃愈。
第59条:⼤下之后,复发汗,⼩便不利者,亡津液故也。勿治之,得⼩便利,必⾃愈。第60条:下之后,复发汗,必振寒,脉微细。所以然者,以内外俱虚故也。
第61条:下之后,复发汗,昼⽇烦躁不得眠,夜⽽安静,不呕,不渴,⽆表证,脉沉微,⾝⽆
⼤热者,⼲姜附⼦汤主之。
第62条:发汗后,⾝疼痛,脉沉迟者,桂枝加芍药⽣姜各⼀两⼈参三两新加汤主之。第63条:发汗后,不可更⾏桂枝汤,汗出⽽喘,⽆⼤热者,可与⿇黄杏仁⽢草⽯膏汤。第64条:发汗过多,其⼈叉⼿⾃冒⼼,⼼下悸,欲得按者,桂枝⽢草汤主之。第65条:发汗后,其⼈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⽢草⼤枣汤主之。第66条:发汗后,腹胀满者,厚朴⽣姜半夏⽢草⼈参汤主之。
第67条:伤寒,若吐,若下后,⼼下逆满,⽓上冲胸,起则头眩,脉沉紧,发汗则动经,⾝为振振摇者,茯苓桂枝⽩术⽢草汤主之。
第68条:发汗,病不解,反恶寒者,虚故也,芍药⽢草附⼦汤主之。第69条:发汗,若下之,病仍不解,烦躁者,茯苓四逆汤主之。
第70条:发汗后,恶寒者,虚故也。不恶寒,但热者,实也,当和胃⽓,与调胃承⽓汤。第71条:太阳病,发汗后,⼤汗出,胃中⼲,烦躁不得眠,欲得饮⽔者,少少与饮之,令胃⽓和则愈。若脉浮,⼩便不利,微热,消渴者,五苓散主之。第72条:发汗已,脉浮数,烦渴者,五苓散主之。⾃我测验
第73条:伤寒,汗出⽽渴者,五苓散主之;不渴者,茯苓⽢草汤主之。复制可见
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,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